一说到母婴产品,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小孩子的奶嘴,尿片,婴儿油,衣服,还是孕妇装?我相信这应该是大部分男性视角的想法,和未经历过生产的女性能想到的东西。
如果,当你打开这个网站,你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些产品是做什么或怎么用的;如果不是看到这些产品,恐怕你也不会想到孕产期的女性居然存在那么多的痛点和不便,且羞于开口的需求吧?
这个跨境电商网站便是Frida.com,一个在亚马逊和独立站上均获得了亮眼成绩的海外品牌,作为亚马逊上的VC卖家,他们不仅仅在亚马逊上母婴类的VC账户中脱颖而出,成为头部卖家;其独立站上的访客、销量数据也是不容小觑。
产品开发真是绝了!
当第一次看到这个网站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女人吧,这也太懂怀孕女性需要什么了!!!!
仔细看完他们的产品,你会发现他们的女性产品面向怀孕前和产后1年的女性,解决他们在备孕,怀孕期间和产后修复的问题;而给小孩子使用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集中在infant的baby阶段,虽是小孩子使用,但产品的实际操作人还是父母。不同于市面上常规的母婴产品,Frida的产品让人们看到了备孕到怀孕生产的残酷真相。
从成功受孕到产后护理
在针对女性的产品上,Frida将女性的需求划分成了这4个阶段: 备孕,怀孕,生产和产后护理。
以前总以为不孕不育要看男科,没想到在播种备孕这个赛道上,硬是让一些小工具给闯进去了。
为了解决受孕问题,Frida提供了不伤小蝌蚪的润滑液,营养补充剂,排卵期试纸,接尿杯,甚至有让小蝌蚪待在本属于他池塘里的硅胶塞子!!真心感觉到Frida的产品开发人员为了让种子生根发芽,真是煞费苦心!
说实话,能想到这些小工具的,我觉得除了医生,就只有你亲妈了。毕竟大部分人员在开发和备孕相关的产品时,能想到的就是各种补充剂,药片叶酸等。然而这样的产品,居然就这样被中国卖家做出来并卖了出去,不得不称赞这个产品开发人员: 真的想的比我妈还周到!
备孕只是第一阶段,挺着大肚子在怀孕期间的各种生理不适,往往折磨着几乎每一个孕妇。呕心,干呕只是影视剧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而睡眠时的肚子压迫,起身坐立时的不便,对下体卫生的清洁要求,腿脚肿胀,被撑开的皮肤,变黑的下腋或肚皮线,还有很多很多,即使是这里,我都不好意思写出来,这些都是孕妇们的难言之隐,从未被注意到痛点。
即使在生产和产后护理这一块,你在淘宝上看到最多的是体型修复,挤奶器,一次性的防溢奶棉片等,大部分都是让女性看起来外表更加“体面”的产品;但是回到frida上,他们却看到了人们看不到的层面,大部人和社会看不到的痛点,并提供了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让我这个女性用户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品牌懂女性”。
做产品的人经常说,所有的产品需求来自于未被解决的痛点。当大部分产后护理产品已经遍布在海内外电商平台上的时候,Frida发现了在女性在生产之前的痛点和需求;在这个总关注外表和颜值审视女性的时代,frida关心的不仅仅是让女性看起来外表体面,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也给女性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育婴类产品
Frida目前卖的最好的一款产品是吸鼻涕的小工具,最近30天, 每个月有2万的销量。在去年的2月到9月,也能保持每个月1万个的销量。
产品售价不贵,才11美金,但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已经亚马逊站内的类目第一页,同时也是独立站上育婴用品的Best seller。
看看他们专门为这个产品制作的视频,不得不说,产品使用介绍的相当清晰了!
插入视频
有些人觉得让大人去用嘴去吸小孩的鼻涕这件事有点恶心,不如电动的好。但是如果你去看frida整个网站的产品,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电动产品,且所有产品的售价并不高。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你可能会认为,电动产品需要更多的研发力量;但是站在用户和妈妈的角度,这些母婴产品的使用周期都很短,可能几个月后就再也不用了;如果花费大几百去买一个电动产品,就会觉得些浪费。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从消费心理来看,Frida的产品定价又符合了一些受众的购买习惯。
清晰明确的品牌规划
对于品牌说说,产品和品牌视觉就是他的硬资产,是品牌之所以可以成为品牌的必要条件。
从目前的网站产品线来看,Frida的产品规划非常清晰,产品覆盖了备孕,怀孕,生产、产后护理,婴儿护理,这2年内从孕妇到新手母亲的需求,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的痛点,我相信任何一个在此阶段的女性如果看到这个网站,都会感兴趣的看下去。
Frida的独立站是2020年开始运营的,早期域名为fridababy.com,注册于2010年,但是回到网站最早期的设计,我们发现网站当时的产品线和色调来看,变化并不大!相同的UI色,一致的产品外观色,在网站设计层面,和产品设计层面了,都做到了统一。就从这个细节,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品牌的出海路线,是在2020年网站上线之前就已经规划的很清晰明确了。品牌的产品规划,UI和VI规划,销售平台,在网站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之前就已经规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品牌的使命:就是为这些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解决在怀孕和育儿期间提供各种工具和解决方案。这个就明确了产品的开发方向。
品牌的色调:就是下面这种蓝色,将其色系用在了网站UI,和产品开发设计上。这就保证了后期产品有了很明确的品牌印记,和亚马逊上那些临时想做母婴产品的亚马逊品牌区分开来。
我之前分享过一个叫做momcozy的亚马逊品牌,虽然现在也是目前出海100强的品牌了, 但是从产品的规划性和品牌格调一致性这两个角度,你能很容易看到momcozy和Frida的差距。
而这差距就在于,Frida的品牌硬资产在他们启动这个项目之初就已经规划好了。不得不佩服品牌早期的规划能力。
海外品牌VS中国品牌
Frida是中国人的做的吗?很可惜不是。这又是一个老外做的品牌,但是结合之前分享过的owala,fromourplace案例,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能力:那就是提前规划品牌产品和视觉的能力。
而这正是很多中国出海品牌还没做好的,值得我们的学习的地方,总结如下:
1. 先想明白“自己是谁”
海外品牌从成立第一天就想清楚“我要帮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母婴品牌Frida,一上来就锁定“解决孕产期那些不好意思说的麻烦”。就像你开个小店,得先想好是卖早餐还是夜宵,不能啥都卖。中国很多卖家急着卖货,没想透“用户为啥非买我不可”,结果产品越做越杂,最后变成杂货铺。
2. 视觉锤
你看Burberry的格子、星巴克的美人鱼、Frida的蓝,这些颜色和logo就像品牌身份证。Frida5年前搭建的网站,到现在主色调都没变过,产品包装和广告也全用这个蓝,用户看多了自然记住。就像你邻居总穿红裙子,时间久了大家提起她就想到红色。这就是视觉锤在营销行业中的应用。
3. 挖掘用户真正的痛点
Frida的成功似乎印证了一个市场真理:真正伟大的品牌,往往诞生于对用户痛点的深度共情与精准拆解。创始人是否女性已不再重要——能突破传统母婴市场的表层需求,将视角延伸至女性羞于启齿的生理困境,甚至打破“生育焦虑应独自承受”的沉默壁垒,才让这个品牌具备了颠覆行业的基因。
当多数品牌仍在用“产后塑身衣”定义女性价值时,Frida用接尿杯、硅胶防漏塞、皮肤修复工具等产品,撕开了市场对孕产期需求的肤浅想象,他们那些不那么常见的产品及户都踩在“用户真实生活”的褶皱里。
4. 产品线要“会自己长大”
早期的Frida只有baby和mom两个大类,到了近两年,才有备孕产品这个分类。Frida的产品体系演进展现了品牌对女性生育周期的深度结构化布局:从早期聚焦母婴基础需求的”Baby”和”Mom”两大分类,到近年增设”备孕”独立产品线,其分类逻辑始终以女性生育旅程为轴线,通过横向阶段细分与纵向需求深挖构建产品矩阵。
横向维度上,将消费场景前移至孕前准备期,推出排卵监测工具、受孕辅助器械等创新品类,填补传统母婴市场的空白节点;纵向维度则沿着每个阶段深挖隐性痛点,如产后护理从基础清洁延展至医疗级会阴冷敷垫、产时专用工具等专业解决方案。这种以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消费场景切割,不仅建立了清晰的用户认知路径,也对后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系统性的框架,将这些碎片化的需求进一步转变为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壁垒。
原创文章,作者:Ad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social.com/archives/incredible-product-line-and-products-desgin-of-a-ecommerce-store-fr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