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几条广告语
- Explore a wide range of elegant and fashionable Women’s Bags …
- Salon-quality hair-drying results
- Professional haircare for less
看完之后,你猜得出他们卖的是什么产品吗?如果我不说,你能想到第三条是卖吹风机的吗?如果1和2没指明是哪个品牌,你是否发现这2条广告语可以适用在任何一个包包品牌和吹风机品牌上?
AI是个好东西,但是一旦AI未被正确的使用时,那么AI产出的内容完全就是场灾难。目前市面上很多SEO内容撰写工具都提供去AI化,humanize化功能,试图抹除掉文案中的AI痕迹。但是广告文案撰写的问题真的只是在于“AI痕迹重”吗?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AI化的广告语
在我顾问的一些出海品牌中,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战略层的共识,而是执行层的落地。
看着那些在海外待了十来年的留学生写出来的广告语,有着5年8年工作经验的优化师写出的文案,鲁迅笔下九斤老太的口头禅差点就要脱口而出。
而他们撰写的广告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模板化严重
explore…. discover….dive into… 当你把一个产品扔给AI时,他一定会给你生成这几个单词开头的句子,伴随着“Best choice, affordable price”“High quality you can trust” 这样的套话。 语法语序绝对没有问题,但它们完全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产品上,缺乏真正的差异化。
没有品牌识别度
AI生成的广告语往往是“万能模板”,无论你卖水杯、鞋子还是电子产品,都能一键套用。比如“Your trusted partner every day”听起来很稳妥,但放在日用品、金融服务、甚至母婴产品上都毫无违和感。结果就是消费者根本记不住品牌。就如同开头所列举的
“Professional haircare for less” 你说是吹风机也行,说是洗发水也行,说是专业的线下沙龙,它也能用。
缺少情感
好的广告语能点燃情绪,而AI生成的往往只是“莫得感情”的功能陈述。比如“Durable shoes for daily use”只是冷冰冰地告诉你鞋子很耐穿,但李宁的“中国李宁.”却能瞬间唤起一种爱国情怀,把品牌和情绪价值紧紧绑定在一起。
再看看一个卖洗面奶的广告语:“Ditching toxic products? DIME is the clean switch to your routine needs.” 它先用“toxic products”勾起用户的焦虑感,再立即给出解决方案——选择DIME,完成一个“switch”。这里的“switch”用得极妙,既传递了转换、替代的含义,又暗示用户的生活可以因这个选择而变得更好。
这种文案的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告诉你产品是什么,还能引导你去感受、去认同。相比之下,AI生成的广告语缺少这种“引发情绪—提供解法”的张力,往往沦为平淡的说明,让人读过即忘。
广告语撰写的简单原则
要说到广告语怎么撰写,这个问题在过去已经有好几代的广告人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去研究并总结。都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毕竟广告的本质就是在影响和说服人,底层的逻辑和心理学依旧没变。
我断然没那个能力把几十本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一篇公众号里,但是对于这种90个字符以内的广告语撰写,结合前辈们总结的原则,我们也提炼出了一个通用的简单法则,对于痛点解决型的产品十分适用。那就是
三段式的万能广告语公式
作为消费者的你遇到生活痛点了,现在需要购买一个产品来解决。当你购买这个产品时,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对比呢?
无论购买什么产品,实用型的或享受型的,用户都会从产品价值,价格,服务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对比:
- 价值:这个产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价格:贵不贵?
- 服务:产品的售后问题。这个产品是否包邮,是否支持30天退换货,售后维修政策如何?
这个产品的价值是什么?不是他的材质,容量。而是它给用户带来的好处,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如何传递产品最有价值的产品信息。那么现在在广告语中只需要用精炼的语句体现这个“利益点”就好。
比如一个化妆刷清洁器,广告语就可以写成。Dirty Makeup brushes are gross & unhealthy. This cleans your brushes in seconds。 以不健康且恶心的脏化妆刷引发用户焦虑,下一步就给出解决方案: 这个产品可以在几秒内清洁你的化妆刷。
“提出痛点+解决方案”是功能性产品常用的广告语话术,这也是“恐吓营销”中的一个小应用。只要你的产品能给解决一个痛点或问题,这样的广告语效果可以说是百试不爽,比如下面一个防猫抓的贴膜和儿童学步带。
如果不采用“恐吓式的营销方式”。陈述其产品价值也是可行的:
一家提供祛毛服务的沙龙的广告语是这么写的:“European Wax Center in Foxborough reveals smooth, radiant skin with expert waxing treatments. Reserve today and get your first Foxborough waxing free!”虽然是陈述句的语序阐述了其服务,但是最后的free waxing却又让人激动起来,第一次祛毛免费,谁不心动?
如果不想写那么长的英文,你有一个不错的视频表达也不是不可以。
产品价值的阐述是很多方式,痛点+解决方案只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但是产品价值核心在于,你如何挖掘出有价值的产品信息,接下来才是不同的表述方式。
为什么AI有时候写出来的广告语总是寡淡无味,AI痕迹很重。那是因为产品价值信息≠产品功能,产品功能≠产品利益点。而产品利益点,才是我们撰写出有吸引力广告语的“源点”。当你只是拿着产品的五点描述或者是产品的功能喂给AI的时候,AI撰写的东西也只是基于功能和feature,而这些东西却并不和用户利益点挂钩。
如何使用AI撰写广告语
这问题的答案就和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简单。
- 告诉AI你的产品利益点是什么,并列出字符数限制。这时候AI大概率返回一堆全是陈述句的广告语
- 然后要求AI在广告语加入一些情绪,比如好奇,焦虑,兴奋等。
- 在AI给的各种广告语中筛选你觉得满意的。
是不是很简单?
但是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挖掘产品的利益点。
我曾经在淘宝上看到这样一款卷直发棒,它介绍温度,涂层,按钮,外观,但是唯独就不愿意做几张图来介绍下这个卷发棒到底如何才能拉卷头发,如何才能拉直头发!如何使用、能拉成什么样的发型这才是女性用户关注的点啊!!!
如果给这个产品做广告,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如果是静态图片,那就使用卷发和直发两种发型+产品来展示卷发棒的两种功能;如果是动态视频素材,那就是教程式视频,讲解如何卷成不同的卷发,直发功能又是如何使用。
至于广告语,对女生来说,最显而易见价值点就是:不用又买直发棒,又买卷发棒。一个产品的价格,享受两种烫发效果。
第一个版本果然是称述句居多,第二个版本调整后是不是好多了?
如果这个产品具备便携性,那么你的卖点又增加了一个,可以将这个卖点融入到之前的版本中,又或者用这个作为新的卖点开始新一轮的AI投喂和调整
利益点怎么挖掘?其实一个产品的材料、功能、外观、差异化设计,都有可能成为产品利益点的切入点,优化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了解产品和品牌,对产品功能进行深入拆解,对用户评价展开总结分析,甚至请教一下产品的生产过程。
还记得广告史上有名的经典广告吗?“我们的瓶子是经过高温蒸汽清洗”,霍普金斯的广告创意正是来源于啤酒在生产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瓶酒瓶杀菌过程。
有些产品的利益点是一目了然,而有些产品的利益点,就需要经过测试和市场验证。不过还好,我们还有广告,可以通过广告快速测试验证,转化成本和转化率更能告诉我们用户更愿意为哪个利益点买单。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智造,这类产品在撰写广告语时,挑战是最小的。产品功能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卖点,所以不需要绞尽脑汁的去思考用户的利益点。但是如果你卖的是常规的服装、水杯、餐具、箱包呢?